化學計量
背景
計量學是一門研究測量以及其應用的科學。而化學計量是計量學其中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化學測量的可比較性和溯源性,以確保測量數據的可靠性。這方面對於建立全球測試數據的互認提供一個必須的技術基礎,利於國際間商貿和監管活動。化學測量的可比較性和溯源性一般可透過參與由地區或國際計量組織(例如: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和國際計量局(BIPM)安排的國際比對計劃去建立。早於90年代,香港政府化驗所已開始參與國際間化學計量活動。1993年,政府化驗所與多個國家的計量機構創立了國際分析化學溯源合作組織(CITAC),參與協調化學測試標準及推進國際間計量溯源性和可比性等工作。2004年11月,政府化驗所成為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的正式會員。
在2005年5月,政府化驗所代表香港特區成為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CIPMMRA)中在化學計量方面的特派計量機構。一般,國家計量機構由米約公制簽署國的政府或獲授權當局各自委任,負責保存和開發國家測量標準;而特派計量機構是由政府或獲授權的國家計量機構委派去承擔某些國家測量標準及有關服務的專門機構。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現時由106個國家計量機構簽署,並涵蓋153間特派計量機構。舉辦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是政府化驗所在化學計量的範疇上提供的其中一種服務。政府化驗所亦於2006年8月及2010年12月分別獲得能力驗證計劃提供者和標準物質生產者的認可資格。繼往開來,政府化驗所作為一所計量機構,會繼續積極參與國際性及地區性化學計量活動,為香港的繁榮和發展,以及促進國際貿易貢獻一分力量。
測量校準能力聲明
在國際計量組織舉辦的關鍵比對中得到滿意成績後,國家計量機構或特派計量機構可申請相關測試的測量校準能力聲明(CMCsclaim)。這個紀錄會被載於國際計量委員會設立的互認協議數據庫內。
測量校準能力(CMCs)在國際間公認為計量機構所能擁有最好的檢測能力。獲得測量校準能力聲明後,計量機構可透過以下途徑把有關測試的溯源性傳向客戶:
1. 提供校準或參考值
2. 提供有證標準物質
香港政府化驗所現有的測量校準能力聲明:https://data.gov.hk/tc-data/dataset/hk-govtlab-cmc-cmc
研製標準物質
政府化驗所是根據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CIPMMRA)代表香港-中國的特派計量機構,有義務向本地實驗室提供化學測量的溯源性。透過供應有可溯源標準值的有證標準物質是其中一個途徑,實驗室可利用合適的標準物質去確認他們的分析方法和建立測量結果的溯源性。
2010年12月,政府化驗所根據國際標準ISO導則34:2009獲得標準物質生產者的認可資格。之後,政府化驗所於2011年11月將有關標準物質生產認可的範圍擴展致包含純物質標準物質。近年,政府化驗所開展了多項標準物質研製計劃,包括草藥及海產中金屬元素、茶葉中農藥殘留、奶粉中三聚氰胺和高純度三聚氰胺。現時市場上仍未有類似的有證標準物質供應,但本地實驗室卻對這些標準物質有明顯的需求。在這方面,政府化驗所計劃研製的標準物質可以配合本地實驗室及檢測行業的需要。政府化驗所亦於2019年1月將標準物質生產者的認可資格過渡到最新的國際標準ISO17034:2016。
在下述情況下,政府化驗所研製的標準物質通常會免費分發給使用者:
- 支持香港實驗室申請實驗室認可;
- 支持政府化驗所現有的測試外判工作;
- 履行政府化驗所在國際計量委員會互認協議(CIPMMRA)下作為特派計量機構的承諾;及
- 經政府化驗師酌情同意。
閣下對政府化驗所生産的標準物質如有所查詢,可聨絡我們。
國際合作計劃
作為國際計量社群成員,政府化驗所一直透過參加會議和技術交流與其它國家計量機構保持聯繫。除此之外,政府化驗所亦繼續與本地或內地檢測部門、海外科研或計量機構合作推廣化學計量。近年有的合作計劃可見於附表。
日期 | 項目 | 合作單位 |
---|---|---|
2019年2月 –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及試行研究計劃—海水中的元素及三丁基錫(CCQM-K155,CCQM-P196) |
|
2021年7月 –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補充比對計劃—海產類食物中的有毒元素含量(APMP.QM-S19/P40)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 |
2021年12月 –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試行研究計劃—海產類食物中的砷形態分析(CCQM-P215)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 |
2022年4月 – | 美州計量組織補充比對計劃及亞太計量規劃組織試行研究計劃—天然水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SIM.QM-S12, APMP.QM-P41) |
|
完成日期 | 項目 | 合作單位 |
---|---|---|
2022年8月 | 計量學研討會2022 |
|
2021年8月 – 2022年11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及亞太認可合作組織聯合能力驗證計劃—魚露中苯甲酸含量 (APAC T113) |
|
2021年5月 | 計量學研討會2021 |
|
2019年2月 – 2020年7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及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聯合能力驗證計劃—大米中的有毒元素及類金屬(APLACT110) |
|
2020年1月 | 計量學研討會2020 |
|
2019年8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比對計劃,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及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聯合能力驗證計劃—參鬚中殘留有機氯農藥(APMP.QM-S11, APMP.QM-P32, APLACT106) |
|
2019年3月 | 計量學工作坊—測量不確定度 | 創新科技署標準及校正實驗所 |
2019年2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比對計劃,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及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聯合能力驗證計劃—食物補充劑中的元素(APMP.QM-S10, APMP.QM-P31, APLACT107) |
|
2019年1月 | 計量學研討會2019 |
|
2018年7月 | 世界計量日、世界認可日及世界標準日2018研討會 |
|
2018年7月 | 2018亞太計量規劃組織(APMP)中期會議及MEDEA工作坊 | 創新科技署標準及校正實驗所 |
2017年10月 | 計量學研討會2017 |
|
2017年8月 | 青年和平、科技、創新論壇—化學測量與生活質素 | 香港20 |
2017年6月 | 世界計量日、世界認可日及世界標準日2017研討會 |
|
2017年6月 | 國際計量及測試服務研討會 | 創新科技署標準及校正實驗所 |
2017年4月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及試行研究計劃—嬰兒配方粉中的元素(CCQM-K125, CCQM-P159)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 |
2017年3月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地面水中卡馬西平檢定(CCQM-K126, CCQM-P161)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 |
2017年3月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及試行研究計劃—食水中的微量元素及鉻形態分析(CCQM-K124, CCQM-P158) |
|
2017年3月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及試行研究計劃—奶粉中三聚氰胺檢定(CCQM-K103, CCQM-P145) |
|
2016年7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及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聯合能力驗證計劃—食水中的元素(鈣和鎘)(APLACT095) |
|
2016年6月 | 世界計量日、世界認可日及世界標準日2016研討會 |
|
2016年6月 | 國際計量及測試服務研討會 | 創新科技署標準及校正實驗所 |
2015年8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比對計劃及試行研究計劃—豬肉中克倫特羅檢定(APMP.QM-S6, APMP.QM-P22)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 |
2015年5月 | 世界計量日、世界認可日及世界標準日2015研討會 |
|
2015年5月 | 國際計量及測試服務研討會 | 創新科技署標準及校正實驗所 |
2014年10月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及試行研究計劃—綠茶中殘留有機氯農藥檢定(CCQM-K95, CCQM-P136) |
|
2014年10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試行研究計劃—藥材中麻黃鹼及偽麻黃鹼檢定(APMP.QM-P27)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 |
2014年5月 | 世界計量日、世界認可日及世界標準日2014研討會 |
|
2013年10月 | 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能力驗證計劃—綠茶中殘留有機氯農藥檢定(APLACT081) | 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 |
2013年9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發展中地區委員會能力驗證計劃—綠茶中殘留有機氯農藥檢定(APMPPT11-02)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 |
2013年11月 *2012年6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比對計劃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計量規劃組織發展中地區委員會、亞太實驗室認可組織能力驗證計劃—(APMP.QM-S5, APMPPT11-01, APLACT082, APECPT) |
|
2013年1月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及試行研究計劃及亞太計量規劃組織試行研究比對計劃—藥材中金屬元素檢定(CCQM-K89, CCQM-P126, APMP.QM-P18) |
|
2012年11月9日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轄下的有機分析工作小組和生化分析工作小組聯合技術工作坊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有機分析工作小組和生化分析工作小組 |
2012年11月8日 | 國際研討會2012-食物安全及生物製藥檢測面對的挑戰 | 來自海外計量機構及國際組織的專家講者 |
2012年11月6-7日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轄下的有機分析工作小組和生化分析工作小組會議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有機分析工作小組和生化分析工作小組 |
2011年11月10日 | 食物及衞生—從測量科學到質量與安全國際研討會 | - |
2010年11月 | 化學計量研討會2010 | 來自內地及海外計量機構的專家講者 |
2009年12月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比對計劃—茶葉中殘留農藥檢定(APMP.QM-P15) |
|
2008年11月 | 美國分析化學家協會(AOAC)的多家實驗室分析方法確認計劃—保健品和原藥材中烏頭類生物鹼的檢定 | 12家來自英國、美國、韓國、內地和香港的化驗所 |
2007年11月 | 食品化學檢驗實驗室質量控制技術國際研討會 |
|
2007年6月 | 化學計量國際研討會—重點課題:食物安全、醫療化驗和消費者保護 |
來自內地及海外計量機構和香港認可處的專家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