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化驗所職員編寫的文章
| All |
1至20
題目 | 作者 | 刊載 |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 六肽 HbA0 的純度評估 | RD Josephs#、Q Liu#、G Martos#、M Bedu#、A Daireaux#、T Choteau#、S Westwood#、RI Wielgosz#、J Nammoonnoy#、W Zhang#、S Yong#、H Liu#、Y Chen#、CY Ng#、T Lu#、Juan Wang#、HW Leung#、TL Teo#、X Gong#、X Dai#、W Xia#、L Feng#、J Xie#、T Peng#、X Fang#、L Wu#、Chang Li#、J Song#、M Li#、H Li#、PJ Beltrão#、SM Naressi Scapin#、Y Bacila Sade#、A Bahadoor#、BB Stocks#、MP Thibeault#、JE Melanson#、C Giangrande#、V Delatour#、A Boeuf#、H Vaneeckhoutte#、R Ohlendorf#、G O'Connor#、A Henrion#、馮偉康、黃耀同、K Saikusa#、T Yamasaki#、T Kinumi#、M Öztug#、E Saban#、M Akgöz#、M Quaglia#、K Groves#、C Clarkson#、G Drinkwater#及D Rupérez Cebolla# | Metrologia, 59 (2022), Tech. Suppl. 08013 |
基於配體交換色譜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直接分析中藥中的糖醇 | 黃耀同、柯美詩、劉凱豪、黃秀珍及馮偉康 | Separation Science Plus, 4 (2021), 6 - 15. |
抗氧化物及防腐劑 | 劉婷芳及黃耀松 | 分析科學百科全書(第三版)第三冊, 2019, Elsevier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 食品中高極性被測物的測定 — 牛肉中恩諾沙星和磺胺之最終報告 (CCQM-K141) | A Windust#、G McRae#、J Meija#、Z Mester#、JE Melanson#、M Croft#、L Johnston#、J Murby#、ECP do Rego#、FGM Violante#、JLN Fernandes#、W Wollinger#、RVP Leal#、H Li#、Q Zhang#、Y Gao#、D Bohm#、J Polzer#、E Kakoulidis#、P Giannikopoulou#、C Alexopoulos#、何嘉麗、游俊明、B Kim#、SW Hyung#、S Lee#、SY Baek#、A Krylov#、E Lopushanskaya#、M Belyakov#、Q Liu#、Juan Wang#、T Lu#、TL Teo#、K Shearman#、AC Gören#、B Binici#、LR Miguel#及C Hopley# | Metrologia 56 (2019) Tech. Suppl. 08005 |
亞太計量規劃組織比對計劃補充比對 — 食物補充劑中的元素 (APMP.QM-S10) 之最終報告 | N Hatamleh#、M Puelles#、H Lozano#、M Khan#、L Yang#、IG Pihillagawa#、K Nadeau#、Z Mester#、C Wei#、X Li#、單慧媚、馮偉康、蔡育泰、L Bergamaschi#、TO Okumu#、C Uribe#、A Stakheev#、R Shin#、R Jaćimović#、U Thiengmanee#、H Klich#、J Raouf#、N Chaabene#、S Chaieb#及HT Ngô# | Metrologia 56 (2019) Tech. Suppl. 08009 |
參鬚中殘留有機氯農藥 | 黃偉芬、林偉興、馮偉康、BM Muendo#、GM Karau#、K Hanen#、A Silva#、Q Zhang#、N Sudsiri#及D Styarini# | Metrologia 56 (2019) Tech. Suppl. 08017 |
中文筆跡鑑辨能力 | 李志强 | 法證科學 64(2), (2019), 607-615 |
毒理學 | 陳穎心、黃暉、熊志衛、王悠雅、馮潔媚、李維傑、杜國良、梁仲榮、盧金滿及李詠文 | 第19屆國際刑警組織國際法醫管理人員研討會回顧論文 (2019), 457-562 |
氯-N,N-二甲基卡西酮(CDC)和氯乙基卡西酮(CEC)的法證藥物分析:檢獲毒品中4-CDC和4-CEC的鑑定及分辨其環取代的位置異構體 | 鄭永志及王永昌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298, (2019), 268-277 |
香港非法毒品緝獲和尿液檢測測試選定人口濫用毒品的流行率 | 鄭永志及杜國良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299 (2019), 6-16 |
香港中國人群體23個常染色體STR基因座資料 | 連詩華、林梓俊及葉志遠 | 法醫科學國際:遺傳學 39 (2019), e24-25 |
香港中國人群體27個Y-STR基因座資料 | 葉志遠、連詩華及林梓俊 | 法醫科學國際:遺傳學 38 (2019), e14-15 |
物質量諮詢委員會關鍵比對 — 轉基因水稻基質樣品中Bt63的相對定量 (CCQM-K86.b) 之最終報告 | L Dong#、Z Sui#、Jing Wang#、鄧希文、覃詠恩、李富榮、單慧媚、M Pérez-Urquiza#、M Burns#、SLR Ellison#、H Parkes#、M Milavec#、C Prawettongsopon#、KR Griffiths#、JLH McLaughlin#、S Shibayama#、S Akyurek#及M M Akgöz# | Metrologia 55, (2018) Tech. Suppl. 08017 |
利用數學處理筆壓數據的簽名驗證原型 | 李志强、王兆基及詹麗珠 | 法證科學 63(1), (2018), 275-284 |
按照 ISO/IEC 17043 的要求,組織印章鑑辨的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 | 李志强、許穎思及彭志明 | 法證科學 63(5), (2018), 1556-1560 |
一項對三種 qPCR 定量試劑盒表現及其與六色DNA分型系統的兼容性的研究 | 連詩華、李敏薇及葉志遠 | 法醫科學國際:遺傳學 33, (2018), 72-83 |
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和液相色譜串聯質譜超痕量分析法測定奶和奶粉中的氟乙酸鈉 (1080) 殘留量 | 黃耀同、羅詠棋、賴秀玲、王少彬、劉港智及何嘉麗 | 分析方法, 10, (2018), 3514-3524 |
透過應用有可溯源參考值的能力驗證計劃去建立實驗室的測量能力 | Robert Kaarls#、L Mackay#、A Samuel#、單慧媚、莫全城、黃以樂及葉耀宗 | 認證及品質保證, 22 (2017) 321-334 |
食物中毒調查個案: 蘑菇毒素和河豚毒素 | 張子俊、覃詠恩、夏慧茵、陳沛君及羅天佑 | 食物毒素及有毒物質分析, 第一冊, 第八章, Wiley Blackwell, 2017 |
食物毒素及有毒物質分析 | 黃耀松及RJ Lewis# | 食物毒素及有毒物質分析, 第一冊及二冊, Wiley Blackwell, 2017 |
化學測試中的風險導向思考 | 王兆基 | 認證及品質保證22 (2017) 103-108 |
DNA IQ, QIAamp DNA Investigator 及 QIAsymphony DNA Investigator 與各種指紋處理相容性 | 連詩華、葉志遠、林梓俊、檀東輝#、楊偉龍#及譚偉明 | 國際法律醫學期刊 131 (2017) 293-301 |
新一代六色 DNA 分型系統選擇指南 | 連詩華、李敏薇及葉志遠 | 法醫科學國際: 遺傳學 30 (2017) 34-42 |
毒理化驗香港選定司機中發現的酒精/毒品 | 鄭永志及杜國良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275 (2017) 242-253 |
行車記錄儀的校準 — 視頻錄像中的畫框跳張 | 鄭郁棋、譚卓寧、陶志恒、曾卓南及潘嘉俊 | 第12屆交通事故調查員研究所國際會議論文集, 131-143頁 |
QIAGEN Quantiplex HYres 精確度的評估用以作為微量接觸 DNA 證據的篩選 | 葉志遠及黎錦明 | 歐洲法醫學雜誌 4月-6月 2016 第2次發佈第3期 2-7頁 |
視頻車速計算 — 行車記錄儀的校準 | 鄭郁棋、黃冠雄、陶志恒、譚耀欣、曾卓南及潘嘉俊 | 衝擊 (交通事故研究所學報), 冬季2016, 第24(3)期, 18-25頁 |
以閉路電視錄像聯繫疑犯與血鞋印 | 鄭郁棋 | 法證鑑定學報, 第66(6)期 517-525頁(2016) |
香港的前方盲點意外 | 鄭郁棋、黃冠雄、陶志恒、譚卓寧、譚耀欣及曾卓南 | 國際法證科學 第266期 102-108頁 (2016) |
法證毒理文獻回顧: 2014 – 2016 | 李詠文、杜國良、陳穎心、黃大偉、熊志衛、王悠雅、湯樂行、馮潔媚及梁仲榮 | 第十八屆國際刑警法證科學研討會 |
能力驗證計劃結果的偏差分析 | 王兆基及姚偉賢 | 認證及品質保證第21(2016)期 185-189頁 |
新版ISO13528的評論 | 王兆基 | 認證及品質保證第21(2016)期 249-254頁 |
指定參考值應用: 回顧小規模茶葉農殘實驗室對比 (分析化學溯源性國際組織評選為2015最佳文獻) | 單慧媚及黃耀松 | 認證及品質保證第20期491–500頁(2015) |
運用同位素稀釋氣相色譜 — 質譜方法對候選標準物(茶葉中有機氯農藥)的a硫丹,b硫丹和硫丹硫酸鹽作認證 | 單慧媚、黃以樂、鄭重展、盧文峰、何嘉麗、莫全城及王兆基 | 分析和生物分析化學第407期3009-3021頁(2015) |
通過現實生活中行人/車輛碰撞的錄像以驗證行人拋擲公式 | 鄭郁棋、黃冠雄、譚卓寧、譚耀欣、黃大偉及陶志恒 | 國際法證科學第257期409-412頁(2015) |
立羥–CoA–脫氫酶數據庫分辨鮮/冰及急凍豬肉真偽 | 張子俊、鄭重展、陳凱耀、唐小娟、陳沛君、李富榮、黃耀松及單慧媚 | 國際食品特性期刊第18期73–80頁(2015) |
苯基硼酸固相萃取法及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同位素稀釋法測定魚肉樣品中氟甲磺氯黴素胺的殘留量(特邀投稿) | 單慧媚、何嘉麗及黃耀同 | AOAC國際期刊第98期556-574頁(2015) |
按照 ISO/IEC 17043 的要求,組織中文筆跡和簽名鑑辨的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 | 李志强、陳麗萍及王兆基 | 美國文件鑑辨人員協會期刋第18(2)期29-38頁(2015) |
五種提取方法表現評估: Chelex® 100, QIAamp® DNA Blood Mini Kit, QIAamp® DNA Investigator Kit, QIAsymphony® DNA Investigator® Kit及DNA IQ™ | 葉志遠、連詩華及黎錦明 | 科學與正義第55期200–208頁(2015) |
程式升溫大體積進樣技術結合氣相色譜電子轟擊離子源串聯質譜聯用法測定沉積物中的多種農藥 | 李浩文及鄧寶安 | 色譜, 78 (2015), 695-705 |
交比應用於交通意外重組 | 黃大偉、陶志恒、鄭郁棋、黃冠雄及譚卓寧 | 國際法證科學第 235期 19-23 頁 (2014) |
五氟苯甲酰氯萃取衍生—氣相色譜負化學電子源串聯質譜快速高通量篩查法測定雞肉中的金剛胺 | 何嘉麗及黃耀同 | AOAC 國際期刊, 97 (2014), 1220-1224 |
丟棄煙蒂上殘留DNA使用AmpFℓSTR® Identifiler®, Identifiler® Plus 及 MiniFiler™ 試劑盒的法政DNA分型策略 | 葉志遠、連詩華、李敏薇及黎錦明 | 科學與正義, 54 (2014) 311-315 |
福特皇冠維多利亞低速油壓隔離器測試 | L Ruberte#、S Lantz#、R Thompson#、M Chan#、B Clemmence#、G Dycus#、M Burton#、B Chan#、B Cox#及黃冠雄 | 碰撞,第9卷, 第2期,2014年秋季 |
影響印章鑑定的各種因素研究 | 彭志明、許穎思及李志強 | 美國文件鑑辨人員協會期刊 Vol.17, No. 2, Dec 2014, 39-48 |
單一實驗室確效檢測及聯用質譜法分析膳食補充劑中維生素D3含量 | 林建明、洪志達、黃禮明、霍潤偉及黃耀松 | AOAC 國際期刊, 97 (2014) 403-408 |
品質保證系統強化中文筆跡鑑證可信性 | 李志強及黃耀松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9 (2014) 159-167 |
實現食品中的優質化學測試 | 黃耀松及M Walker# | 食物安全實踐: 現況及未來方向, John Wiley & Sons Ltd., 第七課, 99-124, 2014 |
化學分析於農業食物鏈的保護作用 – 歐洲情況 | M Walker#及黃耀松 | 食物安全實踐: 現在及未來方向, John Wiley & Sons Ltd., 第八課, 125-144, 2014 |
«斯德哥爾摩公約»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析新近進展 | 鄧寶安 | 分析化學趨勢, 45 (2013), 48-66 |
香港成年人從膳食攝入多溴聯苯醚的分量: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結果 | 陳蓉蓉#、王慧琼#、蔡冠基、葉耀宗、何玉賢#及肖穎# | 食品添加劑及污染物:A部分 30 (2013) 1780 - 1787 |
香港成年人從膳食攝入二噁英和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的分量: 香港首個總膳食研究結果 | 王慧琼#、葉耀宗、蔡冠基、何玉賢#及肖穎# | 食品添加劑及污染物:A部分 30 (2013) 2152 - 2158 |
CCQM-K89 最終報告:墨旱蓮中的微量和必需元素 | L Valiente#、D Saxby#、J Merrick#、B Kotzeva#、Z Mester#、L Yang#、S Willie#、L Feng#、J Wang#、G Labarraque#、O Rienitz#、單慧媚、莫全城、王兆基、吳志成、馮偉康、邱浩斌、Y Zhu#、YH Yim#、KS Lee#、IJ Kim#、YR Lim#、PR Cruz#、FEM Trejo#、EV Moya#、IS Castellanos#、MDRA Torres#、JVL Manzano#、LA Konopelko#、YA Kustikov#、R Shin#、M Horvat#、R Jaćimović#、R Milacic#、C Yafa#、S Taebunpakul#、N Kaewkhomdee#、P Phukphatthanachai#、O Cankur#、FG Coskun#、GC Turk#、WC Davis#、LJ Wood#、KE Murphy#及J Entwisle# | 計量學, 50 (2013) 08003 |
APMP.QM-S5最終報告:海產中必需和有毒元素 | L Valiente#、JW Bennett#、R Caciano de Sena#、B Kotzeva#、G Massiff#、J Chao#、J Wang#、R Nasr#、G Labarraque#、E Kakoulidis#、E Lampi#、單慧媚、莫全城、王兆基、葉耀宗、SG Aggarwal#、PK Gupta#、Y Zhu#、SI Miyashita#、YH Yim#、O Zakaria#、JVL Manzano#、R Shin#、M Horvat#及C Yafa# | 計量學, 50 (2013) 08004 |
能力驗証參考值應用於土壤中多環芳香烴分析表現 | 韓婉婷、溫敏英、單慧媚及黃耀松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405 (2013) 7241-7250 |
誇國合作計劃: 亞太地區茶葉農殘分析能力評估 | D Dayarathna#、C Thirimanna#、A Mubarak#、L Mackay#、J Rogerson#、H Tang#、J Feng#、單慧媚及黃耀松 | 國際食物研究, 53 (2013) 931-937 |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同位素稀釋法測定雞肉和豬肉樣品中阿維拉黴素代謝物的殘留量 | 何嘉麗及黃耀同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405 (2013) 8633-8643 |
運用同位素稀釋氣相色譜 – 質譜法(ID-GC-MS)同時檢測多類食物中的三聚氰胺和相關化合物 | 黃以樂及莫全成 | 分析方法, 5 (2013) 2305-2314 |
毒理學回顧 2007-2010 | 鄭永志、陳穎心、潘乃良及郭富超 | 國際刑警法證科學回顧 2010, CRC出版社第8課2013年版248-327 |
建立一個經過驗證以DNA為基礎的綜合方法來打擊商業欺詐 – 利用欺詐品以代替鹿產品的案件 | 單慧媚、譚燕琼、徐樹淇、吳志成、莫全城及夏慧茵 | DNA 條碼, 1, (2013), 27-34 |
阿伏霉素的純度評估 | 王兆基及姚偉賢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8 (2013) 411-420 |
發展及應用參考物質:中草藥材中鎘和鉛 | 黃耀松、王兆基及單慧媚 | 草藥:種植、藥用及環境的關注, Nova Science出版社,第五課 (2012) 85-102 |
毛髮氯胺酮及脫氫氯胺酮含量的國際能力驗證 | 李詠文、鄭郁棋、張子俊、黃耀松及單慧媚 | 國際法證科學, 219 (2012) 272-277 |
奶粉中三聚氰胺的試點比對測試(APMP.QM-P19) | 單慧媚、陳沛君、黃耀松、李秀清#及張慶合#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7 (2012) 245-251 |
發展綠茶氯氰菊酯的候選參考物質 | 單慧媚、陳沛君、 張子俊、黃以樂、莫全城、王兆基及黃耀松 | 分析化學期刊, 721 (2012) 110-114 |
辣椒粉中蘇丹紅含量的實驗室比對計劃 | 黃耀松 | 公共分析師協會期刊, 39 (2012) 13-27 |
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和離子阱串聯質譜法檢測牛肉中的3-甲氨基丙胺 | 何嘉麗、李偉安及黃耀同 | 色層分析A期刊, 1235 (2012) 103-114 |
精確的同位素稀釋氣相色譜 – 質譜法測定咖哩醬中的苯甲酸 | 麥春燕、黃以樂、莫全城及蔡適文 | 分析方法, 4 (2012), 3674-3678 |
回應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 | 王兆基 | 實驗室環球雜誌, 2 (2012) 11 -17 |
國際研討會:食物與衞生 – 從測量科學到品質和安全 | 王兆基、單慧媚、R Kaarls#、M Sargent#、儲曉剛#、陳恩強#、林青雲#及K Seta#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7 (2012) 557-560 |
毒性中藥天仙子有效成分的液相色譜-質譜法定性定量分析 | 王兆基、吳志成、劉秋銘、祁文娟#、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藥物分析雜誌, 32 (2012) 599-602 |
應用兩種質譜同位素稀釋法研制乳品三聚氰胺標準物質 | 朱蕙珊、韓婉婷、鄭志豪、李俊龍、陳沛君、張子俊及黃耀松 | 色層分析A期刊, 1218 (2011) 6907-6913 |
有機標準物質的化學和對映體純度評估 | 葉耀宗、王兆基及蔡適文 | 分析化學趨勢, 30 (2011) 628-640 |
能力驗証參考值於評估草本物質中鎘及鉛的檢測應用 | 韓婉婷、陳沛君、張子俊及黃耀松 | 微化學期刊, 98 (2011) 44-50 |
利用法醫資訊核苷酸序列(FINS) 方法把鮑屬品種及假鮑魚物種作遺傳分辨 | 夏慧茵、DG Reid#、甘雲龍、劉玉如、岑永昌、譚燕琼、單慧媚及莫全城 | 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 59(2011), 1366-1374 |
線上陰離子混合模式固相萃取及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動物組織中的氯氰柳胺和碘醚柳胺 | 賴秀玲、楊凱思、李偉安、何嘉麗及黃耀同 | 分離科學期刊, 34 (2011), 1366-1374 |
海椰子(coco de mer)的分子鑑定 | 麥春燕及莫全城 | Chinese Medicine, 6:34 (2011), 1-5 |
17β-雌二醇的純度評估 | 王兆基、羅天祐及黃以樂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6 (2011) 245-252 |
實驗室能力驗證計劃在有限參加者情況下的表現評估 | 王兆基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6(2011)539-544 |
毒性中藥蟾酥質量檢測方法研究 | 王兆基、劉秋銘、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藥物分析雜誌 31(2011)1027-1030 |
生千金子鑑別研究 | 王兆基、劉秋銘、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藥物分析雜誌 31(2011)1304-1307 |
斑蝥、青娘子及紅娘子鑑別研究 | 王兆基、劉秋銘、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藥物分析雜誌 31(2011)1785-1789 |
幅照食品及其檢測法 | 黃耀松、單慧媚及姚偉賢 | 安全檢測食品及動物食品來源, CRC出版社第23課663-686, 2010年版 |
以同位素稀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去測定中草藥中鉛含量 | 林宗華、陳鑑傑、葉耀宗、唐偉方及單慧媚 | 食品化學, 121 (2010) 552-560 |
從能力驗証計劃回顧分析三聚氰胺在動物飼料及奶品的新技術 | 朱蕙珊、陳梅、張子俊及黃耀松 | 分析化學趨勢, 29 (2010) 1014-1026 |
亞太區食品及草藥污染物的能力驗証計劃 | 陳梅、張子俊、黃以樂、鄭良仕、黃宏華#、DW Tholen#及黃耀松 | 分析化學趨勢, 29 (2010) 562-576 |
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篩選及高效液相串聯質譜法確認動物肌肉中的氯氰柳胺和碘醚柳胺 | 楊凱思、李偉安及黃耀同 | 分離科學期刊, 33 (2010), 206-211 |
牛肉和羊肉中氯氰柳胺和碘醚柳胺的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定量分析法 | 楊凱思、程永康、賴秀玲、李偉安及黃耀同 | AOAC國際期刊, 93 (2010), 1672-1677 |
發展根據高效液相串聯四極杆和線性離子阱質譜儀用於檢測 sildenafil 和 vardenafil 的類似物的篩選方法 | 吳志成、羅天佑、張育琼、伍秉忠及蔡冠基 | 分析方法, 2010, 2, 890-896 |
同位素稀釋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檢測蘋果汁中除草菊酯類農藥殘留 | 王兆基、余國超及林智豪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396(2010) 1877-1884 |
純度確認與測量不確定度 | 王兆基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5(2010)337-341 |
從國際比對CCQM-P114中評估實驗室對塑膠中多溴聯苯醚和十溴聯苯含量的最先進測量能力 | R Zeleny#、S Voorspoels#、M Ricci#、R Becker#、C Jung#、W Bremser#、M Sittidech#、N Panyawathanakit#、黃偉芬、蔡適文、盧敬慈、楊穎賢、DH Kim#、J Han#、J Ryu#、S Mingwu#、W Chao#、MM Schantz#、KA Lippa#及S Matsuyama#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396 (2010) 1501-1511 |
幅照食品及其檢測法 | 黃耀松、單慧媚及姚偉賢 | 海產食品及海產食品產品分析手冊, CRC出版社第39課773-798, 2009年版 |
草本藥物中鎘和鉛含量的國際比對計劃:國際計量局化學計量委員會(CCQM)試點比對測試CCQM-P97 | 黃耀松、單慧媚、葉耀宗、L Valiente#、A Toervenyi#、J Wang#、G Labarraque#、P Gupta#、D Soni#、Surmadi#、E Hwang#、C Yafa#、O Cankur#、E Uysalg#、G Turk#及R Huertas#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4 (2009) 151-158 |
能力驗証參考值於評估鰻魚含孔雀石綠及隱色孔雀石綠檢測表現的應用 | 黃耀松及張子俊 | 食品添加劑及污染物, 26 (2009) 1472-1481 |
在三聚氰胺危機中透過實驗室比對計劃評估牛奶含三聚氰胺的檢測能力 | 陳梅、盧仲強、鄭良仕、張子俊及黃耀松 | 食品添加劑及污染物, 26 (2009) 1450-1458 |
評估實驗室於無機分析比對試驗的表現 | 葉耀宗及唐偉方 | 分析化學趨勢, 28 (2009) 1276–1294 |
常用無機分析方法於國際關鍵比對之應用 | 葉耀宗、林忠華及唐偉方 | 分析化學趨勢, 28 (2009) 214-236 |
分析脫脂大豆中三種元素: 以同位素稀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去測定銅和鋅含量, 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去測定鈣含量 | 葉耀宗、陳鑑傑、張騁昱、潘國偉及岑永昌 | 食品化學, 112 (2009) 1065-1071 |
氣相色譜法對飼料中三聚氰酸的測定 | 鄧寶安、賴秀玲、黎燕嫻及李偉安 | 色譜, 70 (2009) 1405-1410 |
反相液相色譜 – 紫外檢測及聯用質譜確定法分析膳食補充劑和原材料中烏頭鹼含量:多家實驗室確效研究 | 王兆基 | AOAC國際期刊, 92(2009)111-118 |
市場上兩個鑑定唾液斑之法證試劑盒的可用性 |
彭志明及張國強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53 (2008) 1117-1122 |
研制草本樣品中有機氯農殘的標準物質 |
黃耀松、王兆基及甘達庭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392 (2008) 1507-1513 |
分析海蝦中總砷、鎘及鉛含量的實驗室比對計劃 | 江美鳳、陳丹及黃耀松 | AOAC 國際期刊, 91 (2008) 858-864 |
研制草本樣品中有機氯農殘的標準物質 | 黃耀松、陳丹及甘達庭 | 國際環境、食品及營養計量會議論文集, (2008) 109-112 |
鉛同位素比率測量之應用 | 葉耀宗、林宗華及唐偉方 | 分析化學趨勢, 27 (2008) 460-480 |
進一步探討不確定度於同位素稀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中測定鉛含量: 用以改善測量精密度及擴展不確定度 | 林宗華、葉耀宗及唐偉方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3 (2008) 311-319 |
應用氣相質譜同位素稀釋法分析人蔘鬚中有機氯農殘 | 陳丹、江美鳳、黃耀松、王兆基及單慧媚 | 農業及食品化學期刊, 55 (2007) 3339-3345 |
應用快速及簡便的液相質譜聯用法檢測尿液樣本中甲基安非他明/二甲基安非他明及其代謝物 | 鄭永志、莫景權、陳家強及李鳳鳴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6 (2007) 1-7 |
路邊檢測受氯胺酮影響的人士-評估其能力削弱的徵兆與唾液及尿液中氯胺酮濃度之關係 | 鄭永志、吳建民、陳家強、莫景權及張建良#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70 (2007) 51-58 |
應用同位素稀釋氣相高效質譜聯用儀檢測人類尿液中去甲雄酮的濃度 | 鄭永志、游贊生、鄭偉能、鄭國材及單慧媚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2 (2007) 483-490 |
利用可轉軸鏡頭以增強二維鞋印的影像 | 鍾偉華 | 法證鑑定期刊, 57 (2007) 658-671 |
在轉基因定量分析中應用計量法建立DNA片斷比率的溯源性: (一) DNA提取方法對運用實時聚合酶連鎖反應於Bt176玉米定量測試的影響 | P Corbisiter#、W Broothaerts#、S Gioria#、H Schimmel#、M Burns#、A Baoutina#、KR Emslie#、S Furui#、Y Kurosawa#、MJ Holden#、HH Kim#、YM Lee#、M Kawaharasaki#、單慧媚及J Wan# | 農業及食品化學期刊, 55 (2007) 3249-3257 |
應用氣相質譜法分析人蔘鬚內五種有機氯農殘的實驗室比對 | 江美鳳、陳丹、黃耀松、王兆基及單慧媚 | AOAC 國際期刊, 90 (2007) 1133-1141 |
應用毛細管電泳作手性分離二甲基安非他明及其相關類似物用於藥丸狀及結晶狀的二甲基安非他明樣本之情報研究 | 李詠思、陳文輝、譚偉明及洪美苑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5 (2007) 71-77 |
筆劃次序於中文筆跡鑑辨之重要性 | 李志強、楊志停#、潘乃良及馮榮錦#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52(2) (2007) 467-472 |
人類尿液中去甲雄酮含量的國際比對計劃:國際計量局化學計量委員會(CCQM)試點比對測試CCQM-P68 | LG Mackay#、D Burke#、MJ Welch#、S Tai#、C Mussell#、G O'Conner#、單慧媚及鄭永志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2(9) (2007) 459-464 |
以紫外線照射一步製作降解DNA | 彭志明及張國強 | 分析生物化學, 360 (2007) 163-165 |
以薄膜測試條鑑定人類精囊蛋白作為檢測精液的另一方法 | 彭志明及張國強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9 (2007) 27-31 |
利用雙拭子技術搜集DNA接觸證據 | 彭志明及張國強 | 法律醫學雜誌, 9 (2007) 181-184 |
實驗室比對計劃的統計表現比較 | 王兆基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2 (2007) 59-66 |
水樣本無機砷測定法: 離子色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 葉耀宗、朱希成、袁松輝及岑永昌 | AOAC 國際期刊, 90 (2007) 284-290 |
碰撞反應室技術於同位素稀釋質譜法之應用 | 葉耀宗及岑永昌 | 分析化學期刊, 26 (2007) 727-743 |
以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去提供高生產量測定食物中七種痕量元素的方法 | 陳國柱、葉耀宗、朱希成及岑永昌 | AOAC 國際期刊, 89 (2006) 469-479 |
評估食物鮮度的化學指標及應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質譜法檢測魚類的揮發胺 | 陳丹、姚偉賢、黃耀松、黃中道、莫全城及單慧媚 | 歐洲食品研究及科技, 224 (2006) 67-74 |
應用固相萃取-液相層析雙質譜聯用法及自行研發的數據處理系統於高產量濫用藥物尿液分析 | 鄭永志、游贊生、黃銘基、陳麗萍及莫景權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2 (2006) 95-107 |
在香港搜獲的搖頭丸的氣相色譜/質譜紋印分析 | 鄭郁棋、陳文輝、陳大偉及洪美苑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2 (2006) 87-94 |
應用同位素稀釋質譜儀技術測定鱈魚油中滴滴伊的成分 | 鄭嘉慧、吳志成及鍾偉祥 | 食品科學, 27 (2006) 87-91 |
以同位素稀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去測定植物樣本的鐵含量 | 朱希成、葉耀宗、陳國柱及岑永昌 | 分析原子光譜法期刊, 21 (2006) 1068-1071 |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DNA數據庫 | 黎錦明及張國強 | 中國法醫學雜誌, 21 (2006) 291-293 |
國際法庭科學峰會-抱負與使命 | 梁時中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2 (2006) 2-5 |
基因改造木瓜55-1品系的定性測試實例 | 李敏薇及單慧媚 | 食品科學, 27 (2006) 17-23 |
檢測食用油中五種酚類抗養化物:方法確認及不確定度評定 | 單慧媚、黃耀松、麥春燕、施細甜及姚偉賢 | 食品成份及分析期刊, 19 (2006) 784-791 |
主辦實驗室互相比對測試獲得的經驗及領悟 | 單慧媚、黃耀松、王兆基及陳丹 | 第六屆國際計量會議論文集, (2006) 183 |
應用氣相質譜聯用法及五氟苯檢測十二與十四烷基環丁酮在輻照雞、豬及芒果的含量 | 單慧媚、黃耀松及姚偉賢 | 歐洲食品研究及科技, 222 (2006) 674-680 |
電子順磁共振光譜法及氣相質譜法分析加瑪輻照瓜子、南瓜子及向日葵瓜子 | 單慧媚、黃耀松及姚偉賢 | 農業及食品化學期刊,54 (2006) 7159-7166 |
利用在線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作高生產量篩選動物肉類中多組分獸藥殘留物 | 鄧寶安、何嘉麗及賴秀玲 | 質譜分析快速通訊, 20 (2006) 2565-2572 |
利用柱切換作在線淨化及液相串聯質譜法測定動物肌肉中多群組獸藥殘留物 | 鄧寶安、何嘉麗及賴秀玲 | 食品科學, 27 (2006) 75-81 |
香港本地華人的酒精代謝速度-統計各人體生理因素之反應 | 譚偉明、楊志停#、馮榮錦#及莫景權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56 (2006) 95-101 |
香港本地華人族群4個X染色體STRs的等位基因頻率 | 鄧惠敏及杜光旭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2 (2006) 64-65 |
反相液相色譜-紫外檢測及聯用質譜確定法分析膳食補充劑和原材料中烏頭鹼含量:單一實驗室確效研究 | 鄧煒堂、王兆基、羅天佑、彭國柱、單慧媚及譚燕琼 | AOAC國際期刊, 89 (2006) 1496-1514 |
化學計量在維持公共衞生及食物安全中擔當的角色 | 丁大倫、單慧媚、何嘉麗及鍾偉祥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1 (2006) 172-174 |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奶類及動物樣品中桿菌A、多粘菌素A及B的殘留量 | 尹進康、何嘉麗、單慧媚及黃耀松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385 (2006) 181-188 |
毒性中藥白降丹質量標準研究 | 王兆基、關錫耀、徐樹棋、丁大倫、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中成藥, 28 (2006) 31-33 |
毒性中藥鬼臼質量標準研究 | 王兆基、關錫耀、徐樹棋、丁大倫、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中成藥, 28 (2006) 342-346 |
毒性中藥狼毒質量標準研究 | 王兆基、關錫耀、徐樹棋、丁大倫、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中成藥, 28 (2006) 498-503 |
毒性中藥生川烏質量標準研究 | 王兆基、關錫耀、徐樹棋、丁大倫、粟曉黎#、林瑞超#、鄭秀雲#及馮國培# | 中成藥, 28 (2006) 651-655 |
評估轉基因食品定量檢測方法的測量不確定度 | 王兆基、李敏薇及單慧媚 | 食品科學, 27 (2006) 10-12 |
香港本地華人族群12個Y-STR的等位基因及單倍型頻率 | 楊思萌、黃麗敏、張國強及杜光旭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62 (2006) 55-63 |
以同位素稀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去測定蠔樣本的鎘含量 | 葉耀宗、朱希成、陳國柱、陳鑑傑、張騁昱及岑永昌 | 分析及生物分析化學, 386 (2006) 1475-1487 |
研究在香港三個不同地區中空氣中的碳質氣溶膠成份及源頭 | M Zheng#、GSW Hagler#、L Ke#、MH Bergin#、F Wang#、雷國強#、L Salmon#、DWM Sin、郁建珍#及JJ Schauer# | 地球物理研究期刊, 111 (2006) D20313 |
香港中國人族群15個基因座 (IdentifilerTM)多態性調查 | 陳家文、趙志達、徐彪、黃達民及馮榮錦#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152 (2005) 307-309 |
二甲基安非他明-贗品「冰」 | 陳文輝、莫景權、鄭永志及李詠思 | 第2屆全國毒品檢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5) 135-140 |
1996至2000年在香港發生與酒精/藥物相關致命交通意外的流行病學研究 | 鄭郁棋、陳大衛及莫景權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53 (2005) 196-201 |
測量香港空氣中PM2.5氣溶膠中碳成分的方法比較 | JC Chow#、JG Watson#、雷國強#、ALW Chen#及單慧媚 | 環境污染, 137 (2005) 334-344 |
氣相色譜負化學電離源質譜分析豬及家禽組織中的二甲硝咪唑及甲硝唑 | 何嘉麗、單慧媚、黃啟明及鄧寶安 | 分析化學學報, 530 (2005) 23-31 |
本地族群書寫阿拉伯數目字的個人化特性 | 李志強、潘乃良、馮榮錦#及楊志停#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50 (2005) 185-191 |
香港PM2.5粒子的化學成分: 都市及區域性的變異 | 雷國強#、JC Chow#、ALW Chen#、JG Watson#、梁石平#及單慧媚 | 全面環境科學, 338 (2005) 267-281 |
研究香港微顆粒的季節特性及地域傳輸 | 雷國強#、JG Watson#、JC Chow#、ALW Chen#、單慧媚及劉啟漢# | 大氣環境, 39 (2005) 1695-1710 |
應用薄層色譜及高效液相色譜分辨噴墨打印機墨盒之顏色油墨 | 潘乃良、何世恆及李志強 | 法證科學學會科學與公義學報, 45 (2005) 187-194 |
研究香港微顆粒中溶液萃取有機物質 (SEOC) 成分:季節及地域上的變異 | 單慧媚、馮偉康、蔡雅然、林智豪、雷國強#、JC Chow#及JG Watson# | 空氣及廢物管理協會期刊, 55 (2005) 291-301 |
應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測定食物樣品中桿菌肽及多粘菌素中主要成份的殘留量 | 單慧媚、何嘉麗、黃耀松、何紹基及葉振邦 | 分析化學學報, 535 (2005) 23-31 |
電子順磁共振光譜在輻照雞、豬、牛、羊、魚及貝類的定性與穩定分析 | 單慧媚、黃耀松、姚偉賢及E Marchioni# | 歐洲食品研究及科技, 221 (2005) 684-691 |
應用統計學測定香港華人不同生理因素對Widmark係數之影響 | 譚偉明、楊志停#、馮榮錦#及莫景權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51 (2005) 23-29 |
利用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法探討中藥摻雜、混淆及炮製不當引起的安全問題 | 鄧煒堂、羅天佑、林偉興、梁潤桃、潘嘉輝、張育瓊及譚燕琼 | 中醫藥發展與現代科學技術, (2005) 439-446 |
化學計量在維護香港公衞生和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 丁大倫、單慧媚、何嘉麗及鍾偉祥 | 中國計量法20年, (2005) 176-178 |
中藥中污染物的測定分析方法研究 | 丁大倫、王兆基、蔡適文、鄧煒棠及莫全城 | 中國計量法20年, (2005) 171-175 |
評估共識值在實驗室能力檢測計劃中的效用性 | 王兆基 | 認證及品質保證, 10 (2005) 409-414 |
含高濃度四氫大麻酚的濫用大麻 | 黃大偉、陳文輝及張燕玲 | 第2屆全國毒品檢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5) 247-251 |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法應用於高產量實驗室作尿液中氯胺酮快速檢驗 | 鄭郁棋及莫景權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142 (2004) 9-15 |
多功能彩色噴墨印表機所印製之偽鈔的鑒辨 | 詹麗珠、李志強、潘乃良及梁時中 | 美國文件鑒辨人員協會學報, 2004年12月號 |
同步萃取及淨化食物中二噁英及其類似物的分析方法 | 鍾偉祥、朱希成、吳志成及黃淑儀 | 有機鹵化合物, 66 (2004), 67-73 |
應用線上固相淨化-液相色譜螢光檢測牛奶中的喹諾酮類 | 何嘉麗、單慧媚、鄧寶安、鍾沛淇及蕭敏萍 | 色層分析A期刊, 1061 (2004) 123-131 |
玩具安全測試法制計量 | 李富榮、葉耀宗及馮偉康 | 法制計量可追溯性手冊APEC#204-CT-01.4, 亞太經合組織 (2004年3月) 47-60 |
彩色雷射印表機之分辨 | 李志強、陳慧聰、鄭佑生及梁時中 | 美國文件鑒辨人員協會學報, 2004年12月號 |
同位素稀釋法-氣相色譜-負化學電離源質譜分析豬肝組織中的卡巴氧代謝物 - 喹喔啉-2-羧酸 | 單慧媚、鍾沛淇、黎文俊、蕭敏萍及鄧寶安 | 分析化學學報, 508 (2004) 147-158 |
測量空氣中碳質氣溶膠:熱能品質法與熱光學透射法的驗證及比較 | 單慧媚、馮偉康、蔡雅然、林智豪及黃耀松 | 微化學期刊, 77 (2004) 63-70 |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分析豬肉、豬肝及豬腎組織中的林可黴素及維及黴素 | 單慧媚、何嘉麗、黃耀松、何紹基及葉振邦 | 分析化學學報, 517 (2004) 39-45 |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定量分析動物組織及牛奶中的林可黴素 | 單慧媚、黃耀松及葉振邦 | 藥劑及生物醫學分析期刊, 34 (2004) 651-659 |
建立特徵指紋圖譜作中藥材鑒定之用 | 王兆基、徐樹棋、關錫耀、粟曉黎#、林瑞超#、唐黎明#及陳堅行# | 藥物食品分析, 12 (2004) 110-114 |
旅遊證件的偽造方法 | 伍寶瓊、許穎思、詹麗珠、李志強及潘乃良 | 美國文件鑑辨人員協會學報, 2004年12月號 |
華人族群15個STR等位基因的種系突變 | 鄧惠敏及羅敏儀 | 國際大會系列 , 1261 (2004) 67-69 |
香港搜獲的3,4-亞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藥丸之化學紋印分析 | 鄭永志、潘乃良及陳文輝 | 法證科學學報,48 (2003) 1249-1259 |
一氧化碳測氧法在檢測腐敗血液及體腔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的驗證 | 李秋榮、譚卓寧、龔樂強及嚴麗琴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132 (2003) 153-156 |
香港空氣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 雷國強#及單慧媚 | 化學界, 52 (2003) 1397-1403 |
使用簡化方法分析香港食品中的二噁英 | 吳志成及鐘偉祥 | 有機鹵化合物, 60 (2003) 346-350 |
多肽類抗生素的分析方法 | 單慧媚及黃耀松 | 分析化學趨勢,2003, 22(11), 799-809 |
多環芳烴於香港空氣的分佈 | 單慧媚、黃耀松、蔡雅然、林智豪及雷國強# | 環境監察期刊, 5 (2003) 989-996 |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法對狼毒藥材的鑑定及特徵研究 | 粟曉黎#、林瑞超#、王兆基、徐樹棋及關錫耀 | 植物分析化學, 14 (2003) 40-47 |
利用毛細管區帶電泳法分離甲基安非他明及其相關結構物的對影體:研究用於常規搜獲冰毒作情報分析 | 鄭永志、李詠文、陳文輝、徐彪及杜國良 | 法證科學學報, 47(2002) 1248-1252 |
使用毛細柱氣相質譜法分析醬油中微量3-氯-1,2-丙二醇及1,3-二氯-2-丙醇 | 鍾偉祥、許群英及鄭思聰 | 色層分析A期刊, 952 (2002), 185-192 |
家用物品燒焦後對化驗助燃劑殘餘物的影響 | MS Fernandes#、劉秋銘及王永昌 | 科學與公正, 42 (2002) 7-15 |
一氧化碳測氧法在檢測腐敗血液及體腔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的樣本預處理 | 李秋榮、嚴麗琴、陳大衛及譚卓寧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26 (2002) 162-166 |
在香港及廣州舉行的地區性空氣質量研討會摘要報告 | 雷國強#、單慧媚及張振明 | 環境經理, 11 (2002) 38-40 |
氣溶膠中的碳質測定: 溶劑萃取-氣相色譜法與熱光透射法的驗證與比較 | 單慧媚、馮偉康及林智豪 | 分析家, 127 (2002) 614-622 |
香港空氣中二噁英(PCDDs)及多氯呋喃(PCDFs)的研究 | 單慧媚、蔡雅然及雷國強# | 化學界, 47 (2002) 647 - 653 |
室內停車場空氣質素評 | 黃耀松、單慧媚及楊霖龍# | 室內及建築環境, 11 (2002) 134-145 |
高分辨氣相色譜/高分辨雙聚焦磁式質譜聯用儀定量檢測市售口牛奶中的二噁英和呋喃 | 張建清#、鍾偉祥、姜傑#、劉桂華#及李良成# | 中國衞生檢驗雜誌, 12 (2002) 16-19 |
HRGC/HRMS定量檢測市售牛奶中二噁英和呋喃 | 張建清#、鍾偉祥、姜傑#、劉桂華#及李良成# | 中國公共衞生, 18 (2002) 356-358 |
氣相色譜/高分辨雙聚焦磁式質譜聯用儀定量檢測市售豬肉中二噁英 | 張建清#、鍾偉祥及單慧媚 | 分析化學, 30 (2002) 1481-1485 |
化學計量學方法應用於中藥化學特徵指紋圖譜 | 周福添#、徐樹棋、王兆基、龔範#、陳子彬#、黃璐琦#及梁逸曾# |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 12 (2001) 164-169 |
在酒後駕駛案件中血內酒精濃度定值在統計學層面的可變範圍 | 馮榮錦#、陳嘉麗#、莫景權、李秋榮及蔡妙鳳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10 (2001) 207-214 |
北京華人九個STR基因座的基因頻率 | 馮榮錦#、葉健#、胡蘭#、趙鑫#、劉冰#、黃達民及羅敏儀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21 (2001) 207-209 |
利用人工胃液釋出雄黃中可溶性砷的研究 | 關錫耀、徐樹棋及文添安 | 分析通信, 34 (2001) 1431-1436 |
香港華裔人群三個STR基因座和一個AMP-FLP基因座的多態性 | 羅敏儀、黃達民、馮榮錦#、陳嘉麗#、李敏薇、倫子山、黎錦明、張錦賢及趙志達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115 (2001) 103-105 |
大氣羰基物在香港城市環境的趨勢 | 單慧媚、黃耀松及雷國強# | 大氣環境, 35 (2001) 5961-5969 |
低溫氣相質譜應用於143類C3-C12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鋼瓶的定量及穩定賦值監察 | 單慧媚、黃耀松、岑永昌及王啟偉# | 分析家, 126 (2001) 310-321 |
香港特區政府化驗所有關中藥分析的化學計量計劃 | 丁大倫、王兆基、徐樹棋及莫全城 | 分析科學, 附錄17 (2001) i499-501 |
香港華人十二個基因座頻率 | 黃達民、羅敏儀、馮榮錦#、陳嘉麗#、李敏薇、倫子山、黎錦明、張錦賢及趙志達 | 國際法醫學報, 114 (2001) 281-284 |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法測定烏頭屬藥材及中成藥中烏頭類生物鹼含量 | 王兆基、何紹基及徐樹棋 | 分析化學, 29 (2001) 391-395 |
利刀攻擊軌跡 — 多層衣物的破損圖案分析 | 張國強及劉秋銘 | 第七屆印度太平洋法醫學暨法證科學會議論文集, (2001) 179 |
香港盜版光碟生產及分析 | 鄭祐生、李志強及熊沛成 | 美國文件鑑辨組織期刊, 4(2004)24-30 |
食物中由包裝物料引致的污染物 | 柳愛華及王兆基 | 色層分析A期刊, 882 (2000) 255-270 |
於兩個香港市區空氣監測站在一九九七及一九九八年監察揮發性有機化學物含量的工作 | 單慧媚、黃耀松及雷國強# | 室內及建築環境, 9 (2000) 216-227 |
中藥化學成份概述 | 徐樹棋及王兆基 | 傳統中藥的科學及技術專題, 大公報, 2000年 9月及10月 |
聚類分析法在中成藥成分分析中的應用 | 王兆基及關錫耀 | 中國新藥雜誌, 9 (2000) 171-173 |
中藥材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測定 | 王兆基、關錫耀及汪潔# | 中草藥, 31 (2000) 97-99 |
液相色譜法測定口服中成藥製劑中防腐劑含量 | 王兆基、關錫耀、汪潔#及陳堅行# | 中成藥, 22 (2000) 340-342 |
液相弝譜/質譜/質譜聯用法對鬼臼藥材桃兒七的鑑定及特徵研究 | 王兆基、徐樹棋、關鍚耀、粟曉黎#及林瑞超# | 質譜學雜誌35(2000)1246-1251 |
中藥鬼臼毒性成分HPLC/UV 指紋圖譜分析方法研究及與威靈仙龍膽HPLC圖譜比較 | 粟曉黎#、林瑞超#、王兆基、徐樹棋及關錫耀 | 中成藥, 22 (2000) 819-824 |
選擇性高速溶劑萃取法在分析底質中多環芳香烴及多氯聯苯上的應用 | 莫全城及單慧媚 |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 (1999) 559 |
以人工神經網絡角度設計的質譜圖譜庫檢索方法 | 唐創時#及鄭國材 | 化學統計學及人工智能實驗室系統, 49(1999) 135-150 |
信用卡編碼器的鑒定 : 以階層簇群分析信用卡磁帶的抖動特性 | 梁時中、馮榮錦#及黃冠雄 | 科學與公正, 39 (1999) 231-238 |
「黑色」貨幣詐騙-個案研究 | 黃恩賜、李志強及梁時中 | 法證文件鑑辨員國際學報, 4(4) 1998 361-364 |
彩色影印機的辨認-個案研究 | 李志強及梁時中 | 美國文件鑑辨員協會學報,1(1) (1998) 8-11 |
清除蔬菜甲胺磷污染的方法研究 | 譚燕琼及李偉安 | 衞生研究期刊, 27 (1998) 62-65 |
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牛奶中有機氯和有機磷農藥殘留量 | 王兆基 | 分析化學, 26 (1998) 158-161 |
中成藥中當歸, 川芎的氣相質譜鑑別研究 | 鍾偉祥及梁頌培 | 中成藥, 19 (1997) 32-34, 53 |
香港1993-1995年期間牛奶中有機氯農殘普查 | 王兆基及李衛安 | AOAC 國際期刊, 80 (1997) 1332-1335 |
環境樣本5β-膽甾烷-3β-醇的串聯質譜法研究 | 蔡適文、關錫耀及黃志明 | 微量化學期刊, 53 (1996) 54-64 |
利用DNA紋印測定雙親 | 馮榮錦#、 黃達民及徐彪 | 法理統計學:法律、科學及科技學報, 36 (1996) 337-342 |
食物殘餘樣本中甲胺磷檢測方法 | 李衛安、羅勵明及王兆基 | 食物添加物及污染物, 13 (1996) 687-693 |
香港中國人族群中4個VNTR基因座內等位基因的出現頻率 | 徐彪及黃達民 | 國際法證科學學報, 79 (1996) 175-185 |
香港的蠔及其他海產的金屬污染 | 譚燕琼及莫全城 | 食品添加物及污染物, 8 (1996) 333-342 |
延胡索止痛片中延胡索及白芷的薄層色譜鑑別 | 鍾偉祥及梁頌培 | 中成藥, 17(8) (1995) 13-14 |
簡單及快速氣相色譜法測定青瓜中除菌劑殘留量 | 李偉安及王兆基 | 分析家, 120 (1995) 2475-2478 |
快速氣相色譜法測定蔬菜中菊酯類農藥殘留量 | 李偉安及王兆基 | 分析化學, 23 (1995) 1371-1375 |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藥片中苯海索鹽酸鹽及乙胺丁醇鹽酸鹽的含量 | 馬展坤、莫全城及韓炳基# | 分析化學學報, 314 (1995) 77-85 |
用電熱原子吸收分光先譜法分析河水中六價鉻含量 | 馮應昇#及岑永昌 | 分析家, 119 (1994) 1029-1032 |
監測食物中合成激素的殘餘: 香港之經驗 | 李偉安 | 東南亞國協食品期刊, 9 (1994) 13-16 |
衍生氣相色譜法檢定血及膽液中的嗎啡和可待因 | 李禧明及李秋榮 | 分析毒理學學報, 15(1991) 182-187 |
A Bahadoor: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A Baoutina: 澳洲全國量測學院
A Daireaux: 國際計量局
A Henrion: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
A Krylov: 俄羅斯Mendeleyev計量硏究院
A Mubarak: 斯里蘭卡工業科技院
A Samuel: 澳洲國家計量院
A Silva: 烏拉圭技術實驗所
A Stakheev: 俄羅斯技術物理與無線電工程計量研究院
A Toervenyi: 國際原子能機構
A Windust: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AC Gören: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ALW Chen: 美國利華納州沙漠研究學院
B Binici: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B Chan: Clinical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Experts, Seattle, Washington, USA
B Clemmence: Arkansas State Police, Harrison, Arkansas, USA
B Cox: Billy Cox Group Forensic Crash Analysis, Texas, USA
B Kim: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B Kotzeva: 保加利亞國家計量院
BB Stocks: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BM Muendo: 肯亞國家標準局
C Alexopoulos: 希臘國家計量院
C Clarkson: 英國政府化驗所
C Giangrande: 法國國家計量院
C Hopley: 英國政府化驗所
C Jung: BAM 德國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研究所
C Mussell: 英國政府化驗所
C Prawettongsopon: 泰國國家計量院
C Thirimanna: 斯里蘭卡工業科技院
C Uribe: 秘魯國家質量研究院
C We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C Yafa: 泰國國家計量院
Chang L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CY Ng: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D Bohm: 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
D Burke: 澳洲全國量測學院
D Dayarathna: 斯里蘭卡工業科技院
D Rupérez Cebolla: 英國政府化驗所
D Saxby: 澳洲國家計量院
D Soni: 印度國家物理實驗所
D Styarini: 印尼計量研究中心
DG Reid: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動物學系
DH Kim: 韓國標準與科學研究院
DW Tholen: 亞太區實驗室認可合作機構
E Hwang: 韓國標準與科學研究院
E Kakoulidis: 希臘國家計量院
E Lampi: 希臘國家計量院
E Lopushanskaya: 俄羅斯Mendeleyev計量硏究院
E Marchioni: Faculte de Pharmacie, Universite Louis Pasteur, France
E Saban: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E Uysalg: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ECP do Rego: 巴西國家計量院
EV Moya: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F Wang: 美國佐治亞科技學院地球及大氣層科學書院
FEM Trejo: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FG Coskun: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FGM Violante: 巴西國家計量院
G Drinkwater: 英國政府化驗所
G Dycus: Arkansas State Police, Harrison, Arkansas, USA
G Labarraque: 法國國家計量院
G Martos: 國際計量局
G Massiff: 智利國家計量院
G McRae: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G O'Conner: 英國政府化驗所
G O'Connor: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
G Turk: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院
GC Turk: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院
GM Karau: 肯亞國家標準局
GSW Hagler: 美國佐治亞科技學院土木及環境工程書院
H Klich: 突尼斯國家研究與物理化學分析研究院
H L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H Liu: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H Lozano: 阿根廷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
H Parkes: 英國政府化驗所
H Schimmel: 歐盟執行委負會聯合研究中心
H Tang: 中國國家計量院
H Vaneeckhoutte: 法國國家計量院
HH Kim: 韓國標準及科學研究學會
HT Ngô: 越南國家計量院
HW Leung: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IG Pihillagawa: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IJ Kim: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IS Castellanos: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J Chao: 中國國家計量院
J Entwisle:英國政府化驗所
J Feng: 中國國家計量院
J Han: 韓國標準與科學研究院
J Meija: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J Merrick: 澳洲國家計量院
J Murby: 澳洲國家計量院
J Nammoonnoy: 泰國國家計量院
J Polzer: 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與食品安全局
J Raouf: 突尼斯國家研究與物理化學分析研究院
J Rogerson: 澳洲國家計量院
J Ryu: 韓國標準與科學研究院
J So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J Wan: 中國國家計量學會
J Wang: 中國國家計量院
J Xie: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JC Chow: 美國利華納州沙漠研究學院
JE Melanson: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JG Watson: 美國利華納州沙漠研究學院
Jing Wa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JJ Schauer: 美國威司康辛州大學環境化學及技術項目
JLH McLaughlin: 澳洲國家計量院
JLN Fernandes: 巴西國家計量院
Juan Wang: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JVL Manzano: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JW Bennett: 澳洲核科學和技術組織
K Groves: 英國政府化驗所
K Hanen: 突尼斯國家研究與物理化學分析研究院
K Nadeau: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K Saikusa: 日本國家計量研究院
K Seta: 日本國家計量院
K Shearman: 泰國國家計量院
KA Lippa: 美國國家標準及科技協會
KE Murphy: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院
KR Emslie: 澳洲全國量測學院
KR Griffiths: 澳洲國家計量院
KS Lee: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L Bergamaschi: 意大利國家計量研究院
L Do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L Fe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L Johnston: 澳洲國家計量院
L Ke: 美國佐治亞科技學院地球及大氣層科學書院
L Mackay: 澳洲國家計量院
L Ruberte: Biomechanics Research & Consulting, Tempe, Arizona, USA
L Salmon: 美國加州科技學院環境質量化驗所
L Valiente: 阿根廷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
L Wu: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L Yang: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LA Konopelko: 俄羅斯 Mendeleyev 計量研究院
LG Mackay: 澳洲全國量測學院
LJ Wood: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院
LR Miguel: 英國政府化驗所
M Akgöz: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M Bedu: 國際計量局
M Belyakov: 俄羅斯Mendeleyev計量硏究院
M Burns: 英國政府化驗所
M Burton: American Bio Engineers, Las Vegas, Nevada, USA
M Chan: Clinical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Experts, Seattle, Washington, USA
M Croft: 澳洲國家計量院
M Horvat: 斯洛文尼亞 Jožef Stefan 研究所
M Kawaharasaki: 日本國家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
M Khan: 孟加拉化學計量特派參考研究院
M L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M Milavec: 斯洛文尼亞國家生物研究所
M Öztug: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M Pérez-Urquiza: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M Puelles: 阿根廷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
M Quaglia: 英國政府化驗所
M Ricci: 歐盟執行委負會
M Sargent: 英國政府化驗師實驗室
M Sittidech: 泰國科學服務部
M Walker: 英國政府化驗師實驗室
M Zheng: 美國佐治亞科技學院地球及大氣層科學書院
MDRA Torres: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MH Bergin: 美國佐治亞科技學院地球及大氣層科學書院
MJ Holden: 美國國家標準及科技協會
MJ Welch: 美國國家標準及科技協會
MM Schantz: 美國國家標準及科技協會
MP Thibeault: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MS Fernandes: 政府化驗所交流學生
N Chaabene: 突尼斯國家研究與物理化學分析研究院
N Hatamleh: 阿根廷國家工業技術研究院
N Kaewkhomdee: 泰國國家計量院
N Panyawathanakit: 泰國科學服務部
N Sudsiri: 泰國國家計量院
O Cankur: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O Rienitz: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
O Zakaria: 馬來西亞國家計量院
P Corbisiter: 歐盟執行委負會
P Giannikopoulou: 希臘國家計量院
P Gupta: 印度國家物理實驗所
P Phukphatthanachai: 泰國國家計量院
PJ Beltrão: 巴西國家計量院
PK Gupta: 印度國家物理實驗所
PR Cruz: 墨西哥國家計量院
Q Liu: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Q Zha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R Becker: BAM 德國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研究所
R Caciano de Sena: 巴西國家計量院
R Huertas: 烏拉圭技術實驗所
R Jaćimović: 斯洛文尼亞 Joz̆ef Stefan 研究所
R Kaarls: 國際度量衡委員會
R Milacic: 斯洛文尼亞 Joz̆ef Stefan 研究所
R Nasr: 埃及標準研究院
R Ohlendorf: 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
R Shin: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R Thompson: Casteel Accident Reconstruction, El Cajon, California, USA
R Zeleny: 歐盟執行委負會
RD Josephs: 國際計量局
RI Wielgosz: 國際計量局
RJ Lewis: 澳洲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院
RVP Leal: 巴西國家計量院
Robert Kaarls: -
S Akyurek: 土耳其國家計量院
S Chaieb: 突尼斯國家研究與物理化學分析研究院
S Furui: 日本國家食品研究協會
S Gioria: 歐盟執行委負會
S Lantz: CED Technologies, Oak Brook, Illinois, USA
S Lee: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S Matsuyama: 日本國家計量院
S Mingwu: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S Shibayama: 日本國家計量研究院
S Taebunpakul: 泰國國家計量院
S Tai: 美國國家標準及科技協會
S Voorspoels: 比利時法蘭德斯技術研究院
S Westwood: 國際計量局
S Willie: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S Yong: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SG Aggarwal: 印度國家物理實驗所
SI Miyashita: 日本國家計量院
SLR Ellison: 英國政府化驗所
SM Naressi Scapin: 巴西國家計量院
Surmadi: 印尼科學院
SW Hyung: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SY Baek: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T Choteau: 國際計量局
T Kinumi: 日本國家計量研究院
T Lu: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T Pe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T Yamasaki: 日本國家計量研究院
TL Teo: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TO Okumu: 肯亞國家標準局
U Thiengmanee: 泰國國家計量院
V Delatour: 法國國家計量院
W Bremser: 德國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研究所
W Broothaerts: 歐盟執行委員會
W Chao: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W Wollinger: 巴西國家計量院
W Xia: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W Zha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WC Davis: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院
X Da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X Fa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X Gong: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X L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Y Bacila Sade: 巴西國家計量院
Y Chen: 新加坡衞生科學局
Y Gao: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Y Kurosawa: 日本國家食品研究協會
Y Zhu: 日本國家計量院
YA Kustikov: 俄羅斯 Mendeleyev 計量研究院
YH Yim: 韓國標準與科學研究院
YM Lee: 韓國標準及科學研究學會
YR Lim: 韓國標準科學研究院
Z Mester: 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Z Sui: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王啟偉: 加拿大環境保護署
王慧琼: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何玉賢: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李秀清: 中國國家計量院
李良成: 深圳市衞生防疫站
汪潔: 中國上海市藥品檢驗所
肖穎: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周福添: 香港理工大學
林青雲: 香港大學病理化驗所
林瑞超: 中國北京國家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祁文娟: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姜傑: 深圳市衞生防疫站
胡蘭: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物證鑑定中心
郁建珍: 香港科技大學
唐創時: 香港浸會大學數學系
唐黎明: 中國上海市藥品檢驗所
張建良: 葵涌醫院,香港醫管局
張建清: 深圳市衞生防疫站
張慶合: 中國國家計量院
梁石平: 美國利華納州沙漠研究學院
梁逸曾: 中南大學, 中國長沙
陳子彬: 香港理工大學
陳恩強: 香港中大大學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
陳堅行: 中國上海市藥品檢驗所
陳嘉麗: 香港大學
陳蓉蓉: 食物環境衞生署, 食物安全中心
粟曉黎: 中國北京國家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
馮國培: 香港中文大學
馮榮錦: 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
馮應昇: 香港大學化學學系
黃宏華: 香港實驗室認可處
黃璐琦: 中國中醫研究院
楊志停: 香港大學統計及精算學系
楊偉龍: 香港警務處 鑑證科
楊霖龍: 香港科技大學
葉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物證鑑定中心
雷國強: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環境保護署
趙鑫: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物證鑑定中心
劉冰: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物證鑑定中心
劉桂華: 深圳市衞生防疫站
劉啟漢: 香港科技大學
鄭秀雲: 香港中文大學
儲曉剛: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檀東輝: 香港警務處 鑑證科
韓炳基: 香港中文大學化學系
龔範: 香港理工大學